祈福公告
风平浪静为【周佑铭纪念馆】供奉了平安香
APP下载APP下载
登录登录/注册
心纪奠APP

扫码下载APP

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

日期:2021.06.25 14:21作者:不染 祭祀文化 浏览:1243

我国香文化传续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时一度发展成为专门的香道,祭祀用香和生活用香也分开来,下面就为您介绍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香文化传续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时一度发展成为专门的香道,祭祀用香和生活用香也分开来,下面就为您介绍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和发展。

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        据目前国内历史、人文、考古、国学等学术专家共同考证,新石器时代“火”的产生,使自然万物所自我散发的“自然之香”转变成“人为之香”,以此开启了我国香文化的千年之旅;火神“炎帝神农”即为开启这扇大门的始祖。
        随着我国对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人类文明的研究,发现了多处5000-8000年前的大型文化遗址,其中祭祀场所成为这些文化遗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考古学家在这些祭祀场所中发现火烧的痕迹,这既是祭祀中“燎祭”的真实遗存。《礼记·祭法》中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古人通过“燔木升烟、告祭天地”的形式建立起早期祭祀的重要沟通桥梁,既通过焚烧祭品的形式,促使祭品产生烟气,烟气由下往上升腾以此建立起沟通天地的媒介。后世文献记载中,祭祀焚烧“蒿”及使用“鬯酒”的行为便成为香文化萌发阶段的主要形式;同时标志着我国香文化中的“祭祀用香”正式形成;并为香文化的千年传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描绘大了多处生活中对植物“香料”的使用,这标志着香文化由“祭祀用香”逐渐扩展到“生活用香”。随着中华文脉的逐渐清晰,宗教的产生促使了“宗教用香”的产生;二十四节气的订立和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孕育出丰富多彩“民俗用香”;从此四大香文化主线并行发展传扬。

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        《尚书·君陈》 中描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政治之至者,芳香之气动于神明,黍稷之气并非最好的芳香,良好的美德才是最佳的芳馨。香者,知其香、养其德,道也!《尚书》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香文化中“道”的至高追求的出现,同时描绘了后世香火传承、发扬美德的千古之机。
        汉代丝绸之路的产生,西域各国的香料和南海各国香料涌入到汉地,丰富了我国香文化的香料种类。“海上仙山”的终极生命追求,促使了道教外丹术的蓬勃发展;加之中医对香药的使用,孕育了“和香术”的产生,并成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截止汉代,中国香文化的“祭祀用香”、“生活用香”、“宗教用香”、“民俗用香”四大主线并行发展;香文化的“术、法、道”次第追求基本确立;中华民族之魂“美德”芳馨成为历代国民的集体价值观。
        中国香文化香器的审美,穿越了三皇五帝时期的自然、秦汉帝国的冰冷青铜、魏晋之风的溪流清泉、大唐的盛世绽放、宋风的极简美学、明清的浮夸炫技之后,来到了当代,给了这个时代无限的创造之机。
        到了现代,很多人都觉得烧香有趋利避害的作用。通过烧香散出来的气味会把不好、不吉利的“脏”东西驱赶走,同时会吸引好事物的到来。古时候人们经过长期沉淀留下来的传统,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也同样得到了传承。
        烧香还有祈福祈愿的作用。在大多数宗教活动中,信徒都会用烧香这种形式向神灵传递平安,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得偿所愿。

祭祀用香习俗的起源        还有,燃香可以驱赶蚊虫,清新空气的。在蚊虫比较多的季节,烧上几根香,所产生的气味可以把蚊虫赶走。像驱赶蚊虫的作用就比较实际常见了。
        不同时间、场所,烧香所起到的作用也大不相同,但是只要心存善意、出发点是好的,燃香的传统可以继续长久传承下去。
关于祭祀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
        古代祭祀用的香炉有哪些形状?
心纪奠答:
        古瓷香炉器型丰富,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
        托炉,流行于南朝的一种炉式。炉口外敞,平底,蹄形三足,立于敞口直壁平底浅盘中。这种炉式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这类青瓷炉是六朝一种专供祭祀的供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虔诚。
        鼎式炉,清初出现了一种祠庙成套使用的“鼎”字形青花香炉,炉体为三节组成,上部为长方宽沿盆形,中腹呈四方形,下部为腹足,四足外撇,造型雄浑敦厚,青花纹饰流畅。
        钵式炉,因炉体似钵而得名。明末清初广为流行。唇沿外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冬青釉、洒蓝釉、霁蓝釉等装饰品种。
        筒式炉,又称三足尊式炉,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宋代烧造筒式炉的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窑等窑。宋代筒式炉口、底直径几乎相等,三足落地,筒腹以数道弦纹为饰。北宋官窑烧制一种筒式炉,口、底向内微敛,腹底贴有三足。元代开始,筒腹下部逐渐收小,器底凹,三足逐步上移,少数几乎与底平,但仍然起支撑作用。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器形比较规范,器身如筒,口沿微向外凸,与器身凸起的弦纹相呼应。而民窑所烧制的器形开始变化,腹部呈鼓式,高矮不一。弘治时期,部分制品唇口向外侈,有些烧制不太考究的器皿,炉底中心下凸,成为支撑面,三足仅为一种装饰。
网友问:
        祭拜的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心纪奠答:
        一般有香药、木粉、粘结料和附加性材料。
        香药,是传统佛香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香气的特征、香的功效、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包括天然香料和一些中药材。天然香料,如沉香、檀香、安息香、麝香、乳香、降真香等;中药材,如远志、白花、大黄、白芷、丹皮、丁皮等。由于天然香料基本都收入了中药材,所以历史上“香”和“药”是不分的,统称为“香药”。这也是传统佛香和现代工艺香的不同之处。现代工艺香不用香药,而是使用人工化学香精,所制的香也失去了养生养性等许多功效。
        在香中加入木粉,可以调节香气的浓度,有助于香的燃烧。一般选用杉木粉或松木粉。也是用专用的设备把它们磨碎,再用筛网筛掉大块的杂质。最后形成木粉。
        粉末状的香药和木粉,都比较散,不容易结成一体,所以还需要添加一些起粘合作用的材料。一般用榆皮粉作粘结料,也简称为“榆粉”。榆粉不仅有良好的粘合性,还能使香更有韧性和弹性,更结实,不容易折断,而且榆粉本身也可以用作一种香药。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原料,有些香还可以添加辅助材料。例如,有些香可以添加少量的硝石使之更好的燃烧。
        失去方知珍贵,趁记忆清晰,照片还在,赶紧给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网上免费纪念馆,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起来,否则丢失就再也没有了。把生命故事和生命印记传承传递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大尊重和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关键词:祭祀 用香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本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心纪奠
+86
获取验证码
创建纪念馆
下载APP
完善资料 去祭拜
关闭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成功
微信搜索心纪奠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发送手机号码可领取纪念馆
心祭奠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关闭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APP

使用人数: 200W+ 建馆量:12W+ 祭拜次数:759W+ 好评率:99%

心纪奠-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