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公告
风平浪静为【周佑铭纪念馆】供奉了平安香
APP下载APP下载
登录登录/注册
心纪奠APP

扫码下载APP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日期:2021.08.23 14:50作者:不染 重阳节 浏览:1460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重阳节,也叫重九节。这个节日有着著名的习俗如登高、赏菊等,许多诗人在重阳节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人们对这个节日也有深刻的印象。那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呢?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呢?下面为您介绍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等重阳节相关内容。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重阳节,也叫重九节。这个节日有着著名的习俗如登高、赏菊等,许多诗人在重阳节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人们对这个节日也有深刻的印象。那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呢?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呢?下面为您介绍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等重阳节相关内容。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重阳节历经多个朝代,关于它的来历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下面为您介绍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有人认为重阳节的来源之一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在二十八星宿中,“大火”(心宿二)是古代季节星宿的标志,它在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隐去,使得以其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上的参照,于是引发了古人的恐慌情绪,它的消失意味着漫漫冬天即将到来,因此,为了表示对火神的崇拜,在九月“内火”的时节,人们要举行为“大火”星送行的祭仪仪式。古代的祭仪情形早就离我们远去,难以窥探到祭祀的情景,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中寻找到一些古老习俗的遗痕。

在南朝梁朝吴均所作的《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记载了一段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段故事生动地描述了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的起源。后来发展到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传统节日,直至今日。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话说转眼间夏天就要过去,马上就要迎来秋天,重阳节就在美好的秋日里。人们可以赏秋景、饮美酒、吃花糕等等,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下面来为您介绍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1.“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重阳节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5. 重阳节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一个神话传说“桓景登山避灾”的故事。不管如何,重阳节这天登高祈福、避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6. 重阳节祭奠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网上祭奠也开始流行起来。网络祭奠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还可以用网络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此外,网络祭扫还是一种环保、安全、节约的祭奠方式,可以避免铺张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祭奠将是寄托哀思、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保存、拯救祭奠文化的科学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这天家里的人就会组织去爬山、登高等活动。重阳节为什么会有登高的习俗呢?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重阳节的另一个名字也叫登高节,可见重阳节的活动与登高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认为重九有灾,登高可以避祸免灾。重九有灾的说法与玄理有关。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到了尽头自然要归一了。在卦卜数术中,九是代表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利数字,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利,必有灾祸降临,因此最好登高避灾。

撇开这套玄理不说,其实九月天高气爽,正宜登高远眺,借此机会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据西汉《长安志》说,汉代京城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重九等节日,都有很多人登上高台游玩赏景,简称登高。魏晋时,登高活动已较普遍,范围扩大到登山。为了登山方便,晋末诗人谢灵运还自制了一双登山的木屐,前后装有铁齿,上山时装后齿,下山时装前齿,甚为方便,人称谢公屐。它是我国最早的登山鞋,为后人广为使用。由于登高是古代一项极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所以流传至今。

关于重阳节的相关问答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网友问:为什么有些山区选择重阳节扫墓呢?有哪些地方有重阳节去扫墓的习惯吗?

心纪奠答:

重阳扫墓,切合山区实际,大有好处。因为山区的墓葬大多位于山边、岭上,周边基本上是草木丛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行走多有不便,爬山越岭扫墓难免把衣衫都弄湿了。重阳则不同,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雨水偏少,这时扫墓不仅出行方便,还可登高远眺,欣赏各处美景。

在一些年份,重阳节一般与国庆节相距很近,这时外出工作的人也容易安排时间回乡与亲人一起扫墓祭祖。在浙江桐庐、福建莆仙及台湾、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们在九月九日仍“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而如今珠三角地区的孔子后裔,每年重阳也会到广州白云区的凤鸣古冢祭祖——拜太公,是为家传古风。

网友问:重阳节发展到还有意义吗?重阳节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吗?

心纪奠答:

重阳节作为一个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在历史的发展中糅杂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敬老”。“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刻在每个华夏子女血液里的道德观。所谓“暮秋”,往往指的就是年事已高的老人,而重阳节这种暮秋气息浓郁的节日,也就成为了我们的“敬老节”。重阳节的习俗活动,不论是赏菊登高,还是扫墓祭祖,都离不开“孝”这一点。这也使得重阳节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增添了一点现代人们的盼望和念想,成为一个结合古今人民智慧与愿望的节日。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心纪奠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Tag关键词: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本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心纪奠
+86
获取验证码
创建纪念馆
下载APP
完善资料 去祭拜
关闭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成功
微信搜索心纪奠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发送手机号码可领取纪念馆
心祭奠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关闭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APP

使用人数: 200W+ 建馆量:12W+ 祭拜次数:757W+ 好评率:99%

心纪奠-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