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天道无寻留香传,凡生有节远俗云。

馆ID:24376 馆等级:高级馆

  • 张镛纪念馆孝受值孝爱值:3277
  • 张镛纪念馆访问数访问:7552
  • 张镛纪念馆亲友数亲友:30

您是7553位前来悼念的人

公历:2023年05月30日 星期二

张镛已经离开我们:760天,距离张镛 3周年忌日还有336

张镛个人简历、生平 1935年10月15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2月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和黄金学院,回国后先后担任核工业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核工业生产技术司副司长,中国宝原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中国核工业稀土公司总经理及中国核工业黄金开发办公室主任和中国核工业稀土应用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历年兼任中国黄金学会首届理事、中国铀矿冶学会副秘书长,第二、第三届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稀土专家组成员。  多年从事离子交换提取铀工艺的研究工作,是我国铀矿冶工业离子交换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参加了我国首批铀水冶厂的建厂投产和改进工艺的工作,将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其科研成果直接被生产实际采用,为我国铀矿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60年代初,回国后的张镛立即投入为我国第一批铀水冶厂投产攻技术关。根据他在国外的生产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这些厂顺利投产起了重要作用。60年代中期,他针对低品位矿石以及当时的战备要求,研制成功了用硫酸盐淋洗的清液离子交换提取铀的新工艺,使我国第一座处理低品位矿石的铀生产厂建设成功。这一工艺不仅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而且可以直接获得核纯级产品,这在我国铀水冶生产中是一重大突破。60年代末期,张镛在经过深入到荒无人烟的矿区和跨行业的广泛调研后,以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和理论作依据,提出了工艺先进、成本低、可直接获取核纯级产品的加压浸出→季铵萃取→核纯级品的工艺流程,突破了国外季铵萃取工艺行不通的结论。根据该工艺建成了我国第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碱法萃取铀工厂。70年代,张镛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离子交换树脂硅中毒的研究课题。这在国外铀水冶工业中同样也是一大难题,张镛连续工作近10年,最终提出了防止硅中毒的措施。这一成果不仅对生产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从理论上填补了我国科研工作的空白。80年代,张镛在负责核工业军转民的技术改造工作中,先后审批和安排了120多条民品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均已建成,产值达数10亿元。  80年代后期,他负责核工业的黄金开发和稀土开发工作,先后为国家提交上百吨的地质储量和7万两黄金产品;组织领导了中国核工业开发稀土的方向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八五"期间中国核工业稀土发展规划》,在这一规划指导下,核工业稀土发展迅速,1990年被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确认为中国稀土行业的三大骨干部门之一。建成的核工业稀土分析检测中心是当时国内第一个专业稀土质检中心。张镛的科研成果中有三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获国防科委"重大技术改进"奖,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励其工作成绩的荣誉证书。 ——摘自稀土门户网《中国稀土》之“稀土人物”张镛

查看更多

张镛纪念馆点灯 张镛纪念馆爱心 张镛纪念馆万福灯 张镛纪念馆祭拜
张镛纪念馆纪念视频
张镛纪念馆纪念相册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相册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
张镛纪念馆纪念文章

写给爷爷——霓珂

写给爷爷——霓珂

爷爷,每一年,咱们都有好多日常。 元旦,我还是会坐在咱们家那个漆面的苏联小凳子上,和你一起听维也纳新年,直到拉德斯基进行曲。 春节除夕,我还是琢磨着您的冷酸鱼有年夜饭的一席之地。8点半以后他们都走了,又是我和你,和奶奶,咱们三个人一起看春晚,等你爱听的京剧节目过了,也就快要到12点啦。 过了节就要春天啦,你可要小心呼吸系统的疾病,这次听我一句劝,咱们不在门口车棚的王小敏那里剪头发了,去我充值的理发店试试好不好? 斯诺克世锦赛,好像是4月开始,我始终没明白这个难以掌握的球碰球的竞赛规则,但是你看起来却有滋有味,真厉害。 五一假期了,这次又是咱们三个家里蹲,但是给你和奶奶打电话的爷爷奶奶们一个接一个呀,你们能聊聊天真不错,我就自己默默看书就好。 天气一热,我一直想劝你两件事。第一在书房上网不开空调,真的很热,怕你开空调吹到,那就不要整坐一下午。第二,酱油汁的凉面真好吃,可是你也别再做了。煮完了,过凉水,还要用扇子扇,这工程量太大了,你等着吃就好。 眼看要换季了,这次你又给奶奶在淘宝上看了新的外套。真不容易,找到这种能符合要求的衣服,可是怎么商家又不发货了?还是我来帮你阿里旺旺一下,搞定这些退款换货的事情。 十一的假期长,总归咱们能有一天,和我爸妈咱们一起,再去开车走一遍百里画廊。感觉上次去你就挺开心,这次咱们也不费力气,走走停停尽随心意。 十一月中就要来暖气啦,在此之前你可一定要坚持一下,大风天就别出去了。门口小橘子还有苹果,我都能买回来。今天没有考倒你,周日是“袜子搁在鞋里呀”。你的弯梁捷安特我在车棚里都找到了,我的小绿车也在,放心吧,就是有点脏。 冬天,能窝在家里喝汤真幸福。昨天咱们吃的是你加了特别多土豆的红菜汤。今天又是老豆腐汤,可惜奶奶不喜欢,就做咱们两人份。另外你那个雍正王朝的有声小说给你下载好了,但是你能不能克制一下,少做点笔记,眼睛更要看不清啦。 年底你们支部又要开会了,又要吃饭啦。这次熟悉了吧,我还是给你打个专车,直接送你到鸭王烤鸭,门到门不会受一点风。这样我们才放心让你去。 爷爷你看 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随便一数,都能数出一堆。以前觉得习以为常,现在我真舍不得这每一天。想来想去,还是要记下来,因为这是咱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我真幸福,和你一起生活将近三十年。 奶奶有我们陪着,你好好休息吧。 孙女霓珂

涛声依旧涛声依旧发布于2021-09-30

查看41

我的日记

我的日记

二零二一年四月三十号早晨九点,走出中日友好医院病房,本是温暖的阳春,却被一场突然来到的小雨,带来了阵阵寒意,原本打算回家睡觉,补回一昼夜没合眼的困意,但心头那件放不下的事,还是让我改变了主意。 今天是我八中好同学俞伯歆的祭日,七年前我陪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一程,并下葬在门头沟天山陵园。每年这个时候,我或是独自,或是和高静一起,到墓地祭扫,也缅怀一下青春的时光。去年11月18日,我小学、中学的同窗发小王一平又离开了我们,在告别了一平的遗体后,我就答应了弟妹,开春要陪她为一平选块墓地。今天原本就是约好的日子,但由于老爸的病情,本是要推迟的。 雨滴淋到我的脸上,困意顿消,我要去墓地,要让离我先行的朋友安宁,也要为老爸、为全家找一块安静的归所,最好是家族墓,我们这么好的一家人,今生有幸聚到了一起,如果离开尘世,还能相顾相依,夫复何求? 拉上一平夫人,一路驶向门头沟天山陵园。可能是缺觉的缘故,路上拐差了两次路,到达天山陵园是上午11点,细雨依旧,陵园呈现给我的却是从未见过的另一番景致:三面翠绿的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陵园寂静安详的被环抱其中,几声鸟鸣,几缕流水,在宁静中,仿佛抚慰着长眠于此的灵魂。 离开陵园,一平夫人一路夸赞风水宝地,美境天成。我们又顺路到我好临居老黄夫妇家品尝了醇香浓郁的现磨咖啡,疲惫顿减。这时却接到老妈电话,说家里下水管故障,维修师傅不在。于是马不停蹄,赶场救火,中途只好让一平夫人搭乘地铁。 水管20分钟搞定,完美。饭吃到一半,接到高静电话:己昏迷4天的老爸病情突然恶化,心率、血氧指标忽上忽下,极不稳定。我心骤紧,接上霓珂,急奔医院。 ‌ 病房里,高静、弟媳都在。此时老爸情况又呈好转,指标正常。当然,我知道这种表象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今晚可能是最危险的一夜。于是,我决定还是我留下陪床,霓珂给我和护工订了晚饭。晚上8点、9点、10点、11点,老爸情况都比较稳定,1点半,血氧指标由99降到80,血压70/40,护士过来帮助吸痰,血氧恢复到94,一轮操作后,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一点。可仅仅不到1个小时,2点半,再一次复发,而且伴随着呼吸困难,吸出的痰呈黑褐色。值班医生护士都赶过来,又经过一番救治,不见起色,医生对我说没有多长时间了,通知其他亲属吧。3点06分,我给家里打了电话。 ‌ 我坐在爸爸身旁,紧紧地攥着他的手,医护人员都回避了出去,他们把最后的时间留给了我们父子俩。 ‌ 爸爸的手柔软无力,由于水肿,皮肤被撑得很薄,就象婴儿般细嫩。小时候,是这双手拉着我长大,而今,却是我抚着这双手为他送别,而且是永远的诀别。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当亲人真的要离你而去时,才懂得时间的珍贵,我有那么多话没来得及对老爸说,60年了,我没好意思说“老爸,我爱你!",可今天,你听得到吗?! ‌ 老爸辛劳了一生,为铀235 、为稀土、为黄金的提取,为核工业"军转民"奉献了毕生的才智,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生为别人着想,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天,连靠坐在沙发上都感觉吃力,然而当护工要搀扶他上床休息时,他却坚持不动,原因竞是要坚持消耗掉体力,以免晚上影响别人休息。他一生简朴,在他手上审批的转民项目,数额以亿计,然而直到这次住院前,我仍然能看到带洞、缝补过的内衣;他一生低调做人,不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再平凡不过的老头,可在我心中,他的形象高大智伟,无人可及!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是绅士,是高尚的人! ‌ 凌晨3点24分监护仪上心率波形变成了一条直线。从此以后我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我想你的时侯,只能看看你的照片。你走了,但你用你一生的言行,给我们留下了巨额的精神宝藏,它将让我们受用一生! ‌ 清晨5点,我们走出了医院的大门。雨早停,朝阳出,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五一劳动节!一个不靠钱而光荣的日子。 ‌

涛声依旧涛声依旧发布于2021-06-14

查看39

《老爸送给我的几件礼物

《老爸送给我的几件礼物

我的第一辆车,是在我刚降生的时候,老爸给我买了一辆全金属、可折叠、带遮阳棚的婴儿车,50块钱,这在当时可以算是婴儿车中的劳斯莱斯。那时候的中国人可不像现在这么富有,绝大多数家长们的工资,都不会超过五、六十块钱。这钱要是下馆子,在北京挑最贵的,一家人也要吃不少顿;量身定作一套最好的西服,没问题┄┄但老爸还是选择了婴儿车。我的第二辆车,大概是在我3、4岁的时候, 我记得当时男孩子们通常的玩具,也就是用香烟包装纸叠的“三角”、女孩子用手绢叠的“布娃娃”┄┄要是哪个小朋友,有一件从商店里买来的玩具,哪怕只有几毛钱,都足以让其他人羡慕的眼红。这一天,老爸托朋友从苏联给我买了一辆小三轮车,红色的。它是玩具,可却完全超越了我对玩具的想象,骑上它,脚不用沾地就能跑,简直是神物。我太兴奋了,当天晚上还做了一个梦,至今还记得:我骑上小座驾,沿着地面飞快地跑,别人都被甩在后面,然后顺着墙就可以骑上房顶,再顺着另一面墙骑下来,一个从未体验过的场面┄┄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骑上小车拼命往墙上撞,但怎么也骑不上去,很沮丧,直到家里人把我拦住,还问我为什么往墙上撞?我没告诉他们原因,只是后来还偷偷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这个可笑的梦,让我记了大半生。其实也不可笑,谁让当时幼儿园小班老师没教我万有引力定律呢。不过,它却开启了我勇于探索和实践的一生。我懂得,老爸也和绝大多数男人一样——喜欢车。我买过的十几部车,他基本都坐过,而且总喜欢坐在副驾驶位,还会对每一辆车的性能加以评论。但他一生却没拥有过一部属于自己的汽车。悲痛之余,我唯一聊以自慰的是,我能用我的车,送老爸走完了最后一程。

涛声依旧涛声依旧发布于2021-05-17

查看47

张镛纪念馆追思留言
张镛纪念馆亲友缅怀
亲友团
张镛纪念馆供奉记录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即可查看&完善纪念馆,追思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心纪奠

客服咨询

心纪奠
心纪奠